沿海多地又见海水倒灌 对比上次有何异同?专家解读→
近段时间,沿海又见有何异同我国沿海地区多次遭受海水倒灌的多地倒灌对比袭扰。先是海水九游在10月21日,河北、上次辽宁等地的解读沿海地区出现了海水倒灌的情况。而从11月18日开始,沿海又见有何异同华南多地也出现了类似的多地倒灌对比现象,在广东的海水惠州、深圳、上次汕尾,解读海南的沿海又见有何异同海口,以及广西的多地倒灌对比北海等地都先后出现了海水倒灌的情况。海水漫过堤坝,海水九游涌入一些低洼地区,上次导致部分街道被淹。解读
什么原因导致此次沿海地区大范围的海水倒灌现象?
专家告诉记者,受台风“万宜”和冷空气的影响,17日上午到19日上午,浙江、福建和广东沿海出现了50~110厘米的风暴增水。台风带来的强风、气压骤变等天气情况会形成风暴潮,这一情况叠加当地天文高潮阶段,导致海水倒灌。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江文胜:天文潮主要是由于天体运行造成的引力,导致海水的涨落,我们把这个力叫引潮力。由于刮风或其他气压的变化,导致水位在天文潮涨落之外的那部分变化,就叫风暴潮,海水倒灌是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产生的一个效果。
什么是天文大潮?如何形成?有何影响?
造成此次沿海地区海水倒灌的原因当中,专家提到了一个重要因素叫“天文大潮”。什么是天文大潮?它如何形成的?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 天文大潮是海洋受到日月引潮力作用所形成
中国气象局气象专家 朱定真:天文大潮是有周期性的,一旦在天文大潮高潮位的周期,有向岸风或直接有台风影响,这就是所谓风、暴、潮的三碰头。当太阳和月亮正好在一条线上的时候,引潮力是作用一个方向,海水的涨落就会明显增大,天文大潮出现了。一般大潮的时间,在这个周期是农历的十七十八,11月18日正好在大潮期。
· 天文大潮叠加台风因素导致海水倒灌
中国气象局气象专家 朱定真:今年第24号台风“万宜”,当时是强热带风暴级。它北面的向岸风,也就是偏东风,助推了这次天文大潮的增水作用。造成了天文大潮和台风的向岸风共同作用,出现了海水增水比较高,出现了近岸地区海水倒灌。
与前一次相比 两次海水倒灌有何异同?
本次海水倒灌现象和10月份发生在渤海沿岸的那一次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专家告诉记者,近日浙江宁波和广东深圳等部分区域出现海水倒灌,正值天文大潮期,与之前辽宁沿海出现海水倒灌的天文潮背景相同,其中宁波和深圳沿海的最高潮位达到橙色预警级别,辽宁沿海的最高潮位达到红色预警级别,两次灾害均是由较高潮位引发。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江文胜:天文大潮期的时候,潮位或者潮差是比较大的。当风暴潮天气过程来了,正好赶到天文大潮的时候,有可能造成的灾害比较严重一些。
专家表示,之前辽宁沿海的海水倒灌主要是由风暴潮过后的边缘海波带来增水,叠加当地天文高潮引发,民众应谨慎防范风暴潮来临时和来临后的次生灾害。
如何提前做足准备 应对海水倒灌现象?
不论是此次发生在东南沿海的海水倒灌现象,还是之前发生在渤海沿岸多地的倒灌现象,都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针对风暴潮引发的次生灾害,我们该如何防范应对?
· 海水倒灌在夏季并不罕见 但11月出现较少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风暴潮导致的海水漫滩是指海水在特定条件下经地表到达陆地,严重时会形成海水倒灌,淹没低洼地区,这种现象并不罕见。近年来,受台风影响,我国沿海各地多次出现海水漫滩或倒灌现象。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风暴潮预报室副主任 刘秋兴:比如说2014年第15号台风“海鸥”引发的风暴潮,导致广东省湛江市和海南省海口市部分区域出现海水漫滩。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引发的风暴潮,致使深圳市和香港部分地区出现明显的海水漫滩现象。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上述风暴潮漫滩均出现在7到9月,历史上11月中下旬由于台风和冷空气共同影响,出现大范围海水漫滩的现象还相对比较少见。
· 近期海水倒灌频发 民众应加强防范
专家提示,近期台风频繁影响我国多地,处于沿海低洼地区的民众要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台风动态和风雨预报,注意防范风暴潮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避免在台风天气下前往海边区域。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风暴潮预报室副主任 刘秋兴:我们将开展重要区域精细化的风暴潮漫滩预报技术研究和漫滩监测预报系统建设,为沿海地区的防潮减灾提供具体可靠的预报保障。
相关部门要推算天文潮运动周期并提前预报
中国气象局气象专家 朱定真:一个就是可以根据月球、太阳、地球这个天体的相互运动规律,来对天文槽进行推算和预报。在这个天文潮可能达到高潮前后的时候,要更加注意一下是不是有台风等环流系统,有向岸风或台风低压本身的增水作用,是不是会在同期产生影响。
中国气象局气象专家 朱定真:第二,出现海水倒灌的这些区域,应提前做一些管控,包括及时转移疏散近海养殖的沿海低洼地区的人员。可能受影响海域的作业的船只,也需要提前做好防浪避浪的准备。
(总台央视记者 李啸虎)
- ·陈善宝获“中马横蛮友好青鸟使”“客家之光”称谓
- ·最新!梅州优化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
- ·兴宁梅县梅江大埔防汛应急响应调整至III级
- ·随机购彩!梅州80后购彩者喜获双色球二等奖60多万元
- ·第五届消博会社会公众开放日门票今日开售
- ·上好“退役第一课”,300余名秋季退役士兵参加适应性培训
- ·9月17日至23日!梅州各地即将集中举办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
- ·165.7毫米!过去14小时,梅州最大雨量出现在丰顺八乡山
- ·梦入连州,与刘禹锡的奇遇乡游
- ·下月起,梅州市市辖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规定有调整→
- ·“海葵”强度减弱!梅州解除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大埔下午复课
- ·梅州结束自然灾害救助IV级响应,12日起广东全省降雨减弱
- ·海关总署:暂停6家美国涉事企业产品输华资质
- ·招商引资企业行丨乡贤企业龙宇集团回乡设立子公司:追加投资梅州 奋力做大做强
- ·新视界丨看,科技范儿!
- ·“汛”速行动 精准发力!梅州大埔(丰顺)海事处奋战防洪一线
- ·梅州利便面,初次乐成进口!
- ·包装盒不超过三层、不配备刀叉…今年中秋月饼包装有“新标”,你发现了吗?
- ·梅州“一场球激活一座城”入选!广东省2023年度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公布
- ·风雨同舟 众志成城!兴宁市党员干部“逆风而行”奋战防风防汛一线
- ·向导林下“掘金” 实现“绿富”同兴!梅州鼎力睁开林业财富,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睁开优势
- ·快看有你认识的吗?2023年度梅州“新时代好少年”名单公布
- ·@返乡小伙伴,国庆黄金周火车票,今日开售!这篇购票攻略值得收藏→
- ·梦里忆念紫荆花 又见香江弄新潮!广东汉剧全国巡演走进香港唱响经典折子戏
- ·“不论在哪里,咱们都是中国人!”丘逢甲之孙、香港商经局局长丘应桦接受媒体采访
- ·媒体联盟 共赢未来!粤闽赣边区地市媒体产业合作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