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打骨折!三类人群特别注意防寒防冻!梅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
掌上梅州讯近日,气温我市受寒潮影响,打骨气温骤降。折类注意AG超玩会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提醒市民做好防护措施,人群敏感人群、特别有慢性基础疾病的防寒防冻人群和户外作业人员要特别注意防寒防冻。
国家疾控局日前发布的梅州《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提到,寒潮为高纬度的市疾冷空气大规模向中、低纬度侵袭造成剧烈降温的控中天气活动。根据《冷空气等级》 GB/T 20484-2017的心专醒→标准,寒潮指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家提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气温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打骨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以下,折类注意48小时、人群AG超玩会72小时内降温的日最低气温连续下降。
按照《寒潮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规定,寒潮预警信号从低到高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市疾控中心环境与学校卫生科副主任医师侯珊珊提醒广大市民,寒潮来临,要做好防护措施:
一是做好房屋保暖检查及保暖用品储备;
二是关注病原体特别是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感染,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三是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适时通风换气,使用取暖设备时应小心避免发生烫伤、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
四是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核心区域如头部、颈部、胸部、腹股沟,避免剧烈的户外体力活动,雨雪天气要注意防范意外伤害及事故发生。
同时,侯珊珊提到,寒潮期间有三类人群要格外小心。
第一类为敏感人群,如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等;
第二类为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人群;
第三类为户外作业人员,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
寒潮来临时,以上三类人群应减少外出,外出时尽量避开早晚气温较低的时段,不宜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加强头部、胸腹部、足部的保暖。此外,老人应储备好急救药和一定量的常用药,一旦出现身体不适且症状持续无法缓解,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梅州日报记者:刘巧
编辑:张晓珊
审核:练海林
- ·佛山一季度签约投资总额超1069亿元 同比增长6.33%
- ·广东网络辟谣平台2024年7月辟谣榜发布
- ·这个暑期上新的旅游专列,运营情况如何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深圳华强北的“一米柜”长“高”了
- ·“腾讯会议崩了”登上热搜!官方致歉,网友:别修了……
- ·下架、召回!广东公布15批次不合格食品,涉饮用水、饼干等
- ·广东网络辟谣平台2024年7月辟谣榜发布
- ·打击整治涉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公安部公布4起典型案例
- ·4月10日起,广州南站新增3趟周末线列车
- ·又有台风生成,冷空气也要来!能打败广东高温吗?
- ·1分钟抢光!广东湿地自然教育活动今夏备受热捧!
- ·再创新高!深圳湾口岸单日客流达15.5万人次
- ·聚焦七大发力点!广东2025年绿美生态建树这样干
- ·非遗文化生活馆亮相成都
- ·准毕业生备考忙 收获多
- ·深度结合中小学课标 历时三年打造的“数理万象”展馆正式开放